精彩小说尽在书香文苑! 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书香文苑 > 现实情感 > 她的她他_精选章节

精选章节

发表时间: 2025-07-07 07:58:05

懵懂的她

他和我家只隔了一个巷口,青砖灰瓦的屋檐下,我们的故事悄然萌芽。

小时候的我特别不喜欢他,因为他每天都不带书回家,来我家写作业,时间长了,我就感觉好吃亏啊,那么重的书,凭什么我每天背来背去,而他却可以什么都不拿。

后来,我想到了一个“好办法”。

每次当他下午来我家写作业的时候,我就偷偷拉着邻居家的小孩去小卖部。

那时的小卖部,是我们小小的快乐天地。我们在摆满零食的货架间穿梭,眼睛放光地挑选心仪的糖果、辣条。

买完东西后,我们故意在外面多晃悠一会儿,有时蹲在路边看蚂蚁搬家,有时在巷子里追逐嬉戏。

等我们慢悠悠回去的时候,家里早已没了他的身影,我这才心满意足。

可能他也察觉到了我的不欢迎,一段时间后,就不再来了。

此后,日子就像平静的湖面,波澜不惊地继续着,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上课、下课的节奏。

直到四年级的时候,班级里发生了一件“大事”——有个男生喜欢上了一个女生,还写了一封情书打算送给她。

在那个懵懂的年纪,爱情是如此神秘又令人好奇。我们一群女生像叽叽喳喳的小鸟,追着那个男生跑,都想一探究竟,看看信里到底写了什么甜蜜的话语。

最后,故事以那个女生红着眼圈哭泣而结束。

现在回想起来,那份青涩与纯真,真是既可笑又美好。

六年级的时候,教育局开始提倡学生组成小组讲课,我有幸成为三个组长中的一个。

他本来就是我的组员,当听说要重新分组时,我的心里莫名有些不安。

他在草稿纸上写下“如果我不选你,你会恨我吗?” 那歪歪扭扭的字迹,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,重重地撞在我的心上。

我几乎没有犹豫就回答“会”,因为他英语很好,和他在一组,就像有了坚实的依靠,让我特别有安全感。

但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,我是三个组长里成绩最差的,所以只能最后一个选择。

等轮到我的时候,他已经被别的组长挑走了。因为之前的约定,我鼓起勇气跟老师说我想选他,可老师为了公平起见,没有同意。

我无奈之下,被迫选了另一个同学。换座位的时候,我偷偷瞥向他,发现他眼睛红红的,眼眶里似乎还闪着泪花。

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意识到他可能是因为没能和我在一组而难过。老师注意到这边的异常后,询问原因,他低着头,一言不发。

这时,有个同学起哄说:“他是想到她的组!” 那一刻,我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,既高兴又有些不知所措,可组已经分好了,又怎么能随意更改呢?

初中的时候,我们竟然考进了同一所学校。

整个暑假,我都在憧憬着新班级,幻想着能和一个学习好又熟悉的女生成为同桌,从来没有想过会和他再次同班。

然而,开学那天,妈妈不经意间说:“我看分班表你和他在一个班呢。” 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,我的心里泛起一阵异样的感觉,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窃喜,连我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。

开学第一天,在陌生的班级里,因为我们是唯一的熟人,自然而然地坐到了一起。

从那以后,吃饭时,我们总是结伴而行,端着餐盘找个角落,一边分享着饭菜的味道,一边聊着学校里的趣事;放假回家,我们也一起走,背着书包并肩走在熟悉的街道上。

那时我的学习比他好,每次放假,我都会故作严肃地跟他说:“你赶紧完成老师的任务,不然我就不等你了。”

其实,我心里是希望他能快点做完作业,这样我们就能多些时间一起回家。

我记得有一次回家的时候,我们上了公交车,惊喜地发现车上有很多小学同学。

有小学的男生热情地招呼他过去坐,他沉默了一会儿,没有回应,然后自然地在我旁边坐下。

那一刻,我的心里像开了一场盛大的烟花,开心极了,可我还是强装镇定,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。

下公交的时候,天空中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,洁白的雪花落在我们的肩头。

我突然想起网上的一句话:“今朝若是同淋雪,此生也算共白头。”

那一刻,我的心里满是欢喜,原来我们也能有这样浪漫的时刻。

回家的路上,我刻意放慢脚步,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,多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,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。

可再长的路也有终点,不知不觉间,就走到了家门口,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。

在宿舍和舍友们混熟之后,有一天,一个女生突然一脸神秘地说:“我觉得他挺帅的。”

接着,她又打趣地问我:“你们两个人是不是在搞对象呀?” 我顿时慌了神,急忙摆手否认:“没有没有!”

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,我还一个劲地说他的坏话,什么小孩子气、中央空调,可说完之后,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。

还有一天,我和他不知说起了什么有趣的事,两人笑得前仰后合。

这时,他宿舍的人看到了,调侃道:“感觉只有和她在一起,你才会笑得这么开心,平时看他都闷闷的。”

听了这话,我的心里甜丝丝的,可表面上还是装作不在意。

那时,很多人都觉得他可能喜欢我,可我却很清楚的知道:“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是熟人而已,只要等他和别人熟起来,就会发现他对其他人都是这样的。”

关系的微妙变化在某个瞬间被放大。记得有个礼拜,他生病了,只能请假回家休息。

那天,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,碰到了同学。她好奇地问我:“怎么就你一个人?他呢?” 我回答:“他生病了。”

没想到,她立马八卦地追问:“你们是在一起了吗?” 我连忙否认:“没有,我们只是同学而已。”

说完,我又装作不经意地问:“为什么你会觉得我俩在一起了呀?” 她笑着说:“因为你们干什么都在一起啊!”

那一刻,我心里五味杂陈,原来在别人眼里,我们的关系早已变得如此亲密。

初二的时候,我们老师在暑假组织了补课。补课结束回家的路上,他兴致勃勃地跟我分享了一部最近很火的电视剧,眼睛亮晶晶地说:“特别好看,要不要一起看?”

我想都没想就立马同意了,因为我知道,这是一个能和他凑在一起的绝佳理由。

那个暑假,因为补课,我们几乎天天都待在一起。白天,我们一起在教室里认真听讲;课后,我们就相跟一起追剧。

看到精彩的地方,我们会兴奋地讨论剧情;看到感人的情节,我们也会默默地抹眼泪。

那段日子,成了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,后来每当别人问我,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:“那个暑假,是我最开心的日子。”

可那时的我,还不明白这份开心背后,藏着怎样懵懂又炽热的情感,也不知道,这段青涩的时光,会在我心里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记……

时光中的她

蝉鸣聒噪的盛夏,我在一座小村庄呱呱坠地。那时的我如同一张纯净的白纸,尚不知美丑的界限,也不懂贫富的差距,世界于我,只有纯粹的好奇与懵懂。

在记忆深处,赶集日总是充满诱惑,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各种新奇玩意儿摆满摊位。有一次,我被一个色彩斑斓、轻盈飘逸的轻气球吸引,它在风中轻轻摇晃,仿佛在向我招手。

我满心欢喜地拉着妈妈的衣角,仰起头,眼里闪烁着渴望,“妈妈,我想要买那个轻气球!”

妈妈蹲下身,温柔却坚定地摸着我的头,“乖孩子,那东西没什么用,又不能当饭吃,咱不买啊。”

那时的我虽然失落,但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轻气球越飘越远,渐渐消失在人群中。

第二次赶集,我学“聪明”了。趁着妈妈在和菜贩讨价还价的间隙,我悄悄跑到姥姥身边,拽着她的衣角,小声又急切地说:“姥姥,我想要绘本,上面全是漂亮的小人,可以用铅笔瞄着画,我特别喜欢。”

姥姥向来疼我,一听我这么说,眼睛立马亮了起来,拉着我的手就往文具摊走去。

买到绘本的那一刻,我如获至宝,坐在路边的石头上,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,细细端详着每一个漂亮的小人,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。

可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。当我和姥姥找到妈妈后,妈妈先是一愣,随后和姥姥低声说了些什么。

只见姥姥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,无奈地叹了口气,又带着我回到文具摊,把绘本退了回去。

那一刻,委屈、不解和失落一股脑涌上心头,我低着头,紧紧攥着衣角,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。

从那以后,我渐渐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,不再主动要求买这买那。

因为我知道,家里并不宽裕,爸爸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,都是为了我。我告诉自己,要体谅他们的辛苦,不能给他们添麻烦。

小时候,我偶尔也会在夜里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,埋怨为什么别的小朋友能拥有的东西,我却不能拥有。

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慢慢明白了,家人虽然无法满足我所有的愿望,却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一切都给了我。

于是,我顺理成章地长成了一个听话的小孩。在和同龄孩子玩耍时,我很少争抢玩具,总是把好东西让给别人,或许这样的我在小伙伴眼中有些“无趣”,并不那么招人喜爱。

但每当走在村里的小路上,遇到邻居长辈,他们总会笑着夸我:“这孩子真懂事!”

这时,陪在我身边的家人脸上就会绽放出自豪的笑容。

而看到他们开心,我就觉得,所有的克制和隐忍都是值得的。

那一刻,小小的我内心充满了骄傲,我想,我应该是个很棒的小孩吧?

成长的她

记忆的时针拨回到小学时代,那时的我,总觉得写作业是件枯燥又多余的事,奇妙的是,每次期末领奖状时,我的名字总会赫然在列。

鲜红的奖状成了我炫耀的资本,也成了我不写作业的“护身符”。

我天真地以为,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捷径,不写作业照样能取得好成绩,这种盲目的自信在心底肆意生长。

然而,这份“侥幸”终究迎来了终结。那是一个阳光刺眼的午后,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,眼神里满是失望与无奈。

她语气严肃地告诉我,必须请家长来学校一趟。那一刻,我的心猛地一沉,表面却强装镇定,心里还暗自想着:“不过是走个过场,以前同学请家长,最后不都不了了之了。”

但我的运气好像真的“很差劲”,我再怎么胡闹,老师还是要去请家长。

路上,我磨磨蹭蹭地走着,希望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。家离学校近在咫尺,可每一步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。

我忐忑不安地推开家门,把事情告诉了家人。妈妈一听,满脸的尴尬和生气,连连摇头说:“太丢人了,我不去!”

最后,是年迈的奶奶站了出来,决定陪我去见老师。

走在去学校的路上,阳光洒在奶奶佝偻的背上,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。

看着奶奶蹒跚的步伐,我鼻子一酸,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。

我突然意识到,自己的任性和不懂事,让家人跟着我承受了多少难堪。

老师和奶奶在办公室里谈了很久,我站在门外,听着断断续续的谈话声,心里愧疚极了。回到家,恰巧家里来了亲戚。

当他们问起我和奶奶去哪了时,奶奶支支吾吾地说出了实情。

那一刻,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,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,脸上火辣辣的,心里满是懊悔。

这次经历,就像一记重重的耳光,打醒了我。从那以后,我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份作业,一笔一划地书写,一道题一道题地钻研。

虽然努力慢慢改变了我,但曾经不写作业的刻板印象,却像烙印一样留在了亲戚们的心里。

每次家庭聚会,他们不经意间提起往事,我都羞愧得抬不起头。

时光飞逝,转眼到了小学毕业的小考。考试那几天,我出奇地镇定,笔尖在试卷上流畅地滑动,仿佛一切都水到渠成。

成绩公布的那天,我惊呆了——我考出了远超预期的好成绩,许多平日里比我优秀的同学都被我甩在了身后。

这份突如其来的成功,让我有些飘飘然,也为我接下来的初中生活埋下了隐患。

升入初中后,小学时“异常”优异的成绩,在高手如云的新环境里显得微不足道。

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,我没有选择迎难而上,反而抱着“顺其自然”的心态,得过且过。

课堂上,我的思绪常常飘向窗外;课后,也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巩固知识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我的成绩始终不温不火。

初二那年,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我们迎来了一位新班主任,她目光如炬,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潜力。

开学没多久,她竟然让我担任她所教科目的课代表。这对我来说,是前所未有的信任与重视。

那一刻,我暗暗发誓,一定要证明她的选择没有错。

从那以后,我像变了一个人。每天早早来到学校,帮老师收发作业;课堂上,我全神贯注地听讲,认真做好笔记;课后,我主动找各种练习题来做,遇到不懂的问题,第一时间向老师请教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那次重要的考试中,我取得了班级最高分的好成绩。

看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,我心里满是自豪,也体会到了努力带来的成就感。

然而,这份热情并没有持续太久。我不是一个能长期吃苦的人,渐渐地,我又回到了以前散漫的学习状态。

我总觉得,以自己的成绩,考上理想的高中应该不成问题,没必要那么拼命。这种侥幸心理,在初三时给了我沉重的一击。

初三的学习节奏越来越快,身边的同学都在奋力冲刺,成绩飞速上涨。而我,依然我行我素,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。

直到一次次考试成绩公布,我才惊恐地发现,自己的排名在不断下滑。

当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想要奋起直追时,却发现时间已经不够了。

中考成绩公布的那天,天空阴沉沉的,仿佛也在为我难过。我颤抖着双手点开查询页面,差两分,仅仅差两分!我与理想的高中失之交臂。

那一刻,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,心里满是悔恨和不甘。

如果当初我能再努力一点,再坚持一下,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?我想,这或许就是老天对我骄傲自满、不够努力的惩罚吧。

……

“成功的唯一秘诀——坚持最后一分钟。”

—— 柏拉图

友谊标本

小的时候,耳边总萦绕着大人们的叮嘱,说要和“好学生”交朋友,仿佛贴上这个标签的人,就能带着自己走向光明坦途。

于是,我目光锁定在班里成绩最拔尖的那个女孩身上,满心憧憬着能和她成为从懵懂童年到白发苍苍,始终形影不离的“闺蜜”。

那时的我不过是个稚气未脱的孩童,心里装着最纯粹却也最执拗的想法,觉得好朋友就该是彼此生命里的独一无二,容不得他人涉足。

如今回忆起来,那份天真里透着的固执,倒显得有些可笑又可爱。

她性格大大咧咧,仿佛天生带着亲和力,不管遇见谁都能轻松聊上几句。

有时候她口冒“金句”的时候,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可她特别大方,有好吃的零食总会毫不犹豫地分享。

不得不说,她确实是个很好很好的人。

然而,一道裂痕却在不经意间悄然出现。那天,我们偶然碰到了一个曾经深深伤害过我的人。

在我心里,她是我认定的朋友,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应该站在我这边,和我一起面对。可她没有,反而和那个人有说有笑地聊了起来。

或许是我在一旁冷漠到近乎僵硬的态度太过明显,她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。

那一刻,委屈、不解、失望的情绪在我心里翻涌,那道缝隙虽小,却再也无法忽视。

后来,因为她成绩优异,而我稍逊一筹,我们没能如愿考进同一所学校。

距离和生活的变化,让我们在时光的洪流里渐渐走散,曾经亲密无间的情谊,也慢慢被稀释。

进入初中后,我又遇见了一个性格十分倔强的女孩。她一着急就口不择言,说出的话像锋利的小刀子,一次次扎得我心里生疼。

刚开始,我常常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,可想到大人们说交朋友要互相包容,我便一次次压下心里的委屈,主动去哄她。

那段日子,就像在黑暗里摸索前行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光亮。

好在,我的坚持没有白费,终于等到她放下心防的那一刻。

我永远记得那个阳光透过教室窗户洒进来的午后,她小心翼翼地问我:“我感觉自己脾气这么差,你为什么总是来哄我?”

我笑着回答:“退一步海阔天空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。”可其实,话虽这么说,我心里也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。到底是为什么呢?

或许是因为在相处的点滴里,早已把她当成了重要的人,只想着无论如何,都想要留住这份友谊。

可惜,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,我们最终还是没能一起走进同一所高中,曾经说好要一起走下去的承诺,也随着毕业季的到来,消散在风里 。

……

尼采曾言:“我们走进夜雾弥漫的森林,并非只为寻找相同的足迹,而是在交错的道路中,各自成为照亮彼此的星火。”

……

真正的朋友是希望你好,而不是两个人一起陷入泥泞。

——呀呀呀h

……

沪ICP备2024104008号

本站所有内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权。版权声明 - 投稿声明 - 自审制度 - 免责声明